從本次預展及拍賣情況看,市場調整趨于穩定,藏家的競買意愿更為積極,對藏品的選擇更為謹慎,著錄明確、遞藏清晰的藏品尤受關注。書畫、古董、當代等常規版塊表現穩定,金銅佛像專場業績突出,拍賣當日現場座無虛席,海內外藏家紛至沓來,重要拍品均引起競價熱潮,并以理想價位成交。其中,永樂造像精品"明永樂 內地宮廷 增祿佛母”以1426萬元成交,創出佳績。古董拍場作為最后一天的壓軸專場,推出的440余件拍品受到海內外客戶的特別關注,預展時重要客戶即悉數到場,并有諸多新買家入場,拍賣當日,許多客戶專程前來,體現出強烈的參與熱情。古董整場成交良好,諸多估價在十萬區間的拍品以百萬價位落槌,海外回流的“清雍正 青花纏枝花卉如意耳抱月瓶”以1161.5萬元成交。明嘉靖 青花纏枝花卉龍紋大盤”以954.5萬元成交,業績不俗。
王鐸《草書》紙本立軸?成交價:874萬
書畫板塊表現平穩 著錄遞藏尤受關注
書畫版塊此次拍賣持續以往的平穩表現,近現代書畫,依然呈現名家精品行情,藏家對作品的選擇更為多元,不同風格、流派的名家代表作品均受到關注,黃賓虹《新安小景》以385.25萬元成交,此件作品為首度上拍。古代書畫,作品的品質、遞藏、著錄成為藏家考量的重要因素,并決定作品的市場表現。海派名家王一亭舊藏的王鐸王羲之草書《十七帖》以874萬元成交,陳道復行書十一開冊《阿房宮賦》由明代書家黃汝亭題跋,作品10萬元起拍,經過現場及委托數位買家幾十輪競投,最終以575萬元成交,超估價數十倍。
另一件超乎預期的拍品在古籍專場,徐渭十三開《詩文冊》5萬元起拍,483萬元成交。此冊是徐渭書錄自作跋文及詩文。作品中,楷書結體端穩開張,章法充實渾然。草書用筆傾側欹斜,筆勢開張激蕩,線條縱逸跌宕,支離怪異,變化復雜,頓挫、轉換狂縱而饒富奇趣,時出怪異之筆,且不拘章法,是一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。
明永樂 增祿佛母 成交價:RMB 1426萬
金銅佛像 經典造像閃耀拍場
備受業界好評的金銅佛像專場,此次延續板塊細化、題材突出的專場構成,推出的永宣時期造像精品、清代宮廷造像以及中原佛造像等均受到藏界關注,拍賣當日,現場客戶將拍場后區幾近站滿,每一件重要拍品均引起現場競價高潮。明永樂時期的宮廷造像精品“明永樂內地宮廷 增祿佛母” 造像保存完整,造型優雅,比例協調。整件作品的造型、風格和澆鑄幾乎將明代宮廷造像的特點展現無遺。此造像最終以1426萬元成交。英國收藏家斯皮爾曼舊藏的"宋元時期 中原地區 注荼半托迦尊者”造像表情威嚴,細節處理精致嫻熟,體現出突出的藝術價值與文化價值,以1150萬元成交。
清早期 白玉英雄雙聯瓶 成交價:690萬
古董珍玩 官窯瓷器表現突出
玉器及古董珍玩專場,均在秋拍最后一天壓軸拍賣,雖然此時京城幾家大型拍賣會均近尾聲,但現場人氣不減,常規重要藏家預展時均已到場,拍賣時諸多藏家專程前來,并有不少新買家入場,表現出強烈的競買熱忱與獨到的專業眼光。玉器專場,宮廷玉雕精品“清早期玉英雄雙聯瓶”以690萬元成交,此器為整塊和田白玉圓雕掏膛而成,整體做工精良,十分珍貴。另一件玉雕佳作“明 黃玉雕連年有余”以極罕見的和田黃玉帶皮籽料整塊雕琢而成,玉質綿密厚潤,雕刻手法流暢自然,以345萬元成交。
明嘉靖 青花纏枝花卉龍紋大盤 成交價:954.5萬
古董珍玩專場,海外回流的“清雍正 青花纏枝花卉如意耳抱月瓶”600萬元起拍,經過多位買家數十輪緊追不放的激烈競價,最終以1161.5萬元成交。口徑達77厘米的大器"明嘉靖 青花纏枝花卉龍紋大盤”形制規整,畫工精嚴,青花發色完美,體現了超凡脫俗的皇家氣度,此器200萬元起拍,經過現場買家近十分鐘的競價拉鋸,最終以954.5萬元成交,超估價多倍。永樂青花瓷的代表作“明永樂 青花纏枝蓮花口盤”以920萬元成交。“金-元 銅“金火之精”日月鏡”以471.5萬元成交,“明洪武 釉里紅纏枝花卉執壺”以172.5萬元成交,亦屬本場佳績。
紫砂專場,此次延續春拍良好勢頭,推出的160余件名家代表作品及中青年實力派精品,總成交4700余萬元,成交率達到93%。其中,何道洪“歪嘴梅樁套壺”300萬元起拍,1265萬元成交,陳鳴遠“束竹壺”100萬元起拍,494.5萬元成交。
當代及油畫板塊,此次成交1.27億元,當代書畫,龍瑞《四季山水》以747.5萬元成交,油畫專場,何多苓《兔子的誕生》以368萬元成交。
縱觀本次翰海秋拍,成交表現體現出市場對題材的選擇更為多元,作品的著錄、遞藏及來源信息對拍賣成交影響顯著,參展及參加拍賣客戶人數眾多,體現出藏家對市場行情有著更為積極的關注,購藏行為更為理性與謹慎。諸多新買家的入場,以及他們體現出的專業購藏眼光,為市場注入活力與希望。